11月24日,第十八届中国药师周在江苏省南京市盛大开幕,大会同期举办了中国药学会药学服务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药学服务经典案例分享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药学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同分享药学服务经典案例,深入探讨药学服务创新发展的思路和方法。
孙咸泽讲话
张晓东讲话
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药学会理事长孙咸泽,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张晓东等领导出席论坛。
刘丽宏讲话
刘丽宏、葛卫红、郭澄、张波担任主持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刘丽宏总药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葛卫红主任药师、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郭澄主任药师、北京协和医院张波副主任药师担任论坛主持人。
坚持全人照护做好药学服务
周权作报告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周权副主任作了“药学服务经典案例分享—以疼痛药物治疗的全医嘱审核为例”专题报告。
他以疼痛药物治疗的全医嘱审核为例,分享了全医嘱的审核要点:首先审核药物治疗方案的适用性;其次审核具体内容,包括剂量适宜性、给药频率适宜性、给药途径适宜性、给药速度适宜性、有无重复用药、有无过敏禁忌、有无相互作用、有无禁忌证等。
周权认为,药师必须熟悉药物、熟悉药物治疗、了解各种指南和共识,只有坚持“全人照护”的服务理念,才能做好药学服务。
合理利用医院质量管理工具
杨毅恒作报告
医院质量管理工具是指为提升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所借助的管理方法,它对于药学服务的开展有着积极作用。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杨毅恒副主任在题为“运用医院质量管理工具提升药事管理水平”的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的概念、特点、作用和实施流程等,以及如何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HFMEA)预防药品分装错误,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探索药学门诊创新思路
魏理作报告
论坛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魏理主任作了题为“医院药事服务管理新思路”的报告,向与会人员分享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门诊的实践经验。她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门诊为例,指出临床药师可通过患者档案的建立和随访,提供个体化用药指导,延缓慢阻肺进展。同时,开创性地建立呼吸专科医师与临床药师联合工作模式,由临床医师授权该团队临床药师获得“协议处方权”。
该院的药学门诊开设以来,患者用药依从性有很大提高,药物资源浪费减少,极大地提升了药师的自我价值。
药学服务案例极具指导意义
杨辉作报告
论坛上分享的经典案例大多为药师在药学服务工作中共同面对的问题,十分具有指导意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杨辉临床药师分享了“一例肾移植术后高血糖高渗综合症患者的药学监护”案例。
徐航作报告
南京鼓楼医院徐航副主任药师讲述了“一例妊娠患者抗凝治疗方案的调整与思索”。
通过这两则案例的介绍,为药学服务工作打开新思路,抛砖引玉。
中国药科大学校长办公室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药学会药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处负责人樊陈琳教授介绍了全球药学教育会议所达成的《南京共识》等纲领性文件,指明了未来药学教育发展和药学从业人员的转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