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以患者为中心的精准医疗时代已经到来,我国药物研发与应用日渐“全球同步”,药学前沿发展受到药师的共同关注。
11月25日,药学临床应用与前沿发展论坛在第十八届药师周上成功举行。在此次论坛上,来自国内的药学专家、学者就生物技术药物的前沿追踪和临床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确保安全用药,创新药学服务,着力打通临床药学与国际前沿接轨的最后一公里。
李玉珍担任主持人
林阳、童荣生担任主持人
张兰、封卫毅担任主持人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李玉珍教授、四川省人民医院童荣生主任药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封卫毅主任药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林阳主任药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张兰主任药师担任论坛主持人。
细胞药代动力学助推精准用药
王广基作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王广基教授作题为“精准医学背景下的药代动力学的发展”的院士专题报告。王广基指出,在循证医学向精准医学转换的时代背景下,精准用药成为精准治疗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涉及用药种类、药物剂量、给药时间和给药方案设计等。
细胞药代动力学将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从“宏观”的血浆深入到“微观”的细胞层面,阐明了药物在细胞内的处置规律,对于评价药物的药效和毒性至关重要。他以PARP的药效筛选、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耳肾毒性、恩替卡韦与甘草酸的联合用药等为例,说明了细胞药代动力学在新药研究、毒性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的巨大价值。
细胞药代动力学助推精准用药
栗世铀作报告
以肿瘤免疫疗法、基因编辑技术等为代表的生物技术蓬勃发展,推动着药物临床应用的深刻变革。中国医学科学院基因所栗世铀教授作题为“肿瘤免疫细胞制剂药物现状及进展”的报告,详细介绍了肿瘤免疫细胞制品的特性、生产及GMP中心、发展趋势和政策支持等。
他指出:肿瘤免疫细胞制品已经从临床研究走向产业化,作为一种新的药物形态,必将改变肿瘤治疗的理念、策略和方法。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综合应用,树立以免疫治疗为中心的理念才有可能控制肿瘤。
严勇攀作报告
国家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北京晶科瑞临床医学检验所严勇攀博士在“肿瘤免疫治疗分子标志物研究进展”报告中指出:在过去的几年里,肿瘤免疫治疗突飞猛进,大量临床试验证明了PD-1和PD-L1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的有效性。
他认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未来会成为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但PD-1、PD-L1药物同样存在着副作用,比如全身免疫炎性副作用、疾病超级进展等。在临床工作当中,需要通过一系列分析观测手段,选取有效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进一步提高疗效,扩大受益人群。
药品临床综合评价提升药师能力
钟明康作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钟明康主任药师作题为“药品临床应用综合评价与药师能力建设”报告。他分别阐释了药品安全性评价、药品有效性评价、体内药学特性评价、药品质量评价、药品顺应性评价、临床药物经济性评估、药物临床价值综合评价、药品信息服务评价等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的8个方面,同时指出医院药学相关的药师能力应包括保障临床药品质量安全和应用安全的能力、满足临床实际需求的药学服务能力等。
“药品临床综合评价是药师的重要能力体现,药师能力建设是实现药学服务转型的重要举措。”钟明康总结道。
深入研究机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周国仁作报告
江苏省肿瘤医院周国仁副主任医师围绕着“三代TKI研发之路”进行了报告。周国仁指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是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预测因子,但原发或获得性耐药可能使得新一代靶向治疗的疗效受到限制。T790M突变是最常见的EGFR-TKI治疗后获得性耐药的原因,三代EGFR-TKI是克服T790M突变的惟一方法。奥希替尼(80mg/d)是惟一获批用于T790M耐药突变患者的三代TKI。
崔永耀作报告
复旦大学药学院崔永耀教授在“从药理角度看雾化吸入乙酰半胱氨酸的临床应用”报告中,分享了他对于“祛痰老药”乙酰半胱氨酸的认识。他指出,乙酰半胱氨酸除了通过多重机制起到祛痰作用之外,还具有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降低微生物致病力和病原菌附集等作用,能够重建激素治疗呼吸道疾病的敏感性,拓展药物治疗的宽度。
卫生技术评估提高药物利用效率
翟所迪作报告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翟所迪主任药师在“药品的卫生技术评估 以氟维司群500mg为例”的报告中指出,卫生技术评估是基于循证医学、卫生经济学和医学伦理学的原理,对卫生技术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并为各层次的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
当前,乳腺癌已成为我国女性癌症发病的第一位,翟所迪以内分泌药物抗癌药物氟维司群(500mg)为例,介绍了药物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评价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应用大数据解决不合理用药难题
杨樟卫作报告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杨樟卫主任药师作了题为“从大数据看PPLs的应用和挑战”的报告。他指出:质子泵抑制剂(PPIs)是目前抑制胃酸领域应用很广的一类药物,有重要的治疗意义,但PPIs的不合理使用在全球广泛存在。
他通过注射用PPI药品消耗大数据分析、注射用PPIs适应证分析、注射用PPI与真实医嘱分析等大数据分析,真实地揭示了目前存在的PPIs不合理用药问题,并提出了科学管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