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融合•突破 药物治疗前沿创新论坛追踪“全球新”

2020/03/27 作者: 来源: 本网原创 打印

11月2日下午,关注全球医药最新动态的第十九届中国药师周前沿·融合·突破--药物治疗前沿创新论坛召开。论坛聚焦药物治疗领域的新变化、新理念、新技术,共同交流药物治疗新进展,探讨药物治疗的新问题,展望新药治疗新趋势,为中国药物治疗创新提供了更多方向和策略。

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丁丽霞在致辞中表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医药产业作为创新主导性的产业,是全球高新技术产业竞争的焦点,也是国家战略性的新兴产业之一。她希望未来药物治疗领域发展更多聚焦于健康和医疗的需求,不断研制出公众用得上、用得起的好药和新药。

丁丽霞致辞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陈万生主任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栗世铀教授主持了论坛的上半场。科睿唯安生命科学与制药事业部大中华区首席科学家王刚博士汇总介绍了2018年全球上市药物获批进度暨2019年值得关注的药物。

王刚作报告

论坛特别邀请了5位专家,对这些年度国际药物创新进行精彩到位的分析与点评。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高申主任指出,抗感染药从研发就应高度重视耐药现象,避免和延缓无药可用的后果出现。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范国荣主任认为,肿瘤治疗新药不断出现,药师了解国际最新肿瘤药物研发进展和可及性非常必要。临床应用中,药师要和临床专家一起,不断推进肿瘤药物治疗研究方面的进展,同时兼顾有效性和安全性。

中日友好医院李朋梅主任指出,慢阻肺治疗药物目前比较少,此领域药物研发和使用非常重要。若此类疾病药物治疗得到保障,可使国家健康负担得到很大缓解。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杜书章副主任提到,临床急需新药的上市将改变临床现有治疗方案。比如,肾性贫血新药的上市,让患者不再使用EPO和铁剂,减少了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耐受性,改善了患者生命质量。

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金孝岠教授则从麻醉医师的角度提出希望,为了患者获益更多,期待更多的对重要生命体征副作用小的麻醉药物早日上市。

主持以及嘉宾点评

陆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夏培元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赵荣生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卞晓岚主任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徐珽主任主持了论坛的下半场。国内外学者对当前新药治疗领域最前沿的新进展、新发现和新理念进行了精彩报告。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助理张靖教授代替耿美玉教授做了题为《阿尔兹海默症药物治疗前沿科技》的报告。令人振奋的是,国家药监局当天发布消息称,由耿美玉领衔研发的阿尔兹海默症治疗新药获批上市。

张靖作报告

另外,美国ASHP前总裁、密歇根大学医学中心首席医药官、药学院副院长斯坦·肯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刘东主任,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熊理守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李静主任分别作了题为《药学实践的未来》《肿瘤免疫治疗领域药物新进展》《全新机制——中国首个鸟苷酸环化酶激动剂机制解析》《药事服务创新助力合理用药》的学术报告。

斯坦·肯特作报告

刘东作报告

熊理守作报告

李静作报告

会议全景

近年来,中国药学会在促进国家医药创新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2019年,中国药学会承担了国家卫健委委托的研究任务“国家医药创新能力评估研究”。该研究通过构建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从数据分析的角度,科学研判相关政策对促进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与效果,对比挖掘我国医药科技创新面对全球市场的机遇与挑战,并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进一步健全完善医药创新生态系统,大力推进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推动我国由医药制造大国向医药创新强国转变提供方向、路径和建议。

联系站长

本网站由北京中汇数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京ICP许可证号: 京ICP备190205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507号

电话:010-65660788 通讯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永大路38号1幢4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