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五届中国药师周在天津隆重召开

2020/03/27 作者: 来源: 中国药学会 打印

由中国药学会主办,天津市药学会承办,天士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天津中医药大学协办的2015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五届中国药师周,11月6日至8日在天津市隆重召开。大会主题是:中医药理论、文化与创新。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药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桑国卫,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吴浈,总后卫生部副部长吕吉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闫树江,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部长宋军,国际药学联合会主席Carmen PeñaLópez、秘书长Luc Besançon等领导、两院院士和嘉宾出席大会。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药学会领导,中国药学会理事、媒体记者、合作设奖单位代表,以及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医疗机构、医药企业专家学者3000余人参加本次大会。大会开幕式由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丁丽霞主持;受桑国卫理事长委托,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志南致开幕词。

陈志南副理事长在致词中指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我国“十三五”进行战略性、全局性、整体性科学谋划,勾画了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强调了医药卫生事业对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性。药物创新不仅关系到公众健康,还是国家经济发展及转型重要引擎之一。我们要积极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加快创新药物研发战略研究,积极借鉴国际经验,推进我国药物创新发展,大力举荐药学科技创新人才,为发展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提供科学技术支撑服务。希望广大医药科技工作者要以诺贝尔奖获得者、药学老前辈屠呦呦先生为榜样,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不辱使命,勇担重任,着力解决关系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技术、关键技术问题。

吴浈在讲话中指出,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并着重强调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为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了推动我国新药创新能力,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深化药品审评审批改革进一步鼓励创新的意见》。广大药学科技工作者在发挥高端科研优势、积极推进新药创新的同时,要从国家安全社会发展战略出发,探讨如何大力提高公众安全用药、合理用药;工作在医药卫生领域第一线的执业药师们要全面提高执业能力,努力提升药品质量和药学服务质量,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促进公众合理用药做出新贡献。

吕吉云在讲话中指出,医药卫生事业直接关系到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培养药学科技人才,发展药学科技,开展学术交流和科研攻关,对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中国药学会广泛团结广大药学工作者、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开展药学科学技术研究,推动药学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等方面成绩显著,成为推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希望学会与军队医药工作者一道,发挥组织优势和人才智力优势,大力开展药学学术研究和交流,努力推进医药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为发展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作出新贡献!

闫树江在讲话中指出,中国药学会积极参与医药卫生事业,繁荣发展药学学科,服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国药学大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医药领域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本次大会以“中医药理论、文化与创新"为主题,用战略眼光和视野关注中医药发展、聚焦中医药创新,意义重大。并就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提出建议:第一坚持系统继承,筑牢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基础。第二坚持遵循规律,明确中医药科技创新的方向。第三坚持开放包容,探索中医药科技创新的路径。第四坚持协调推进,促进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协同。第五坚持绿色生态,厚植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优势。第六坚持共享惠民,彰显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价值。

宋军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勾画了我国十三五发展蓝图,提出了全面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本次大会活动,就是中国药学会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激发广大药学科技工作者智慧和创造力、拓宽研究思路、互相学习提高搭建的高水平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和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药学事业有了迅猛发展和长足进步,特别是今年我国著名女药学家屠呦呦研究员实现了中国国籍科学家诺贝尔奖零的突破,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树立了杰出榜样。今后积极配合我国医药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促进药学科技创新和健康产业发展,建设“健康中国”,是我国药学事业发展重要内容和肩负主要责任之一。

大会开幕式上表彰了2015年中国药学会优秀药师71名;2015年中国药学会-施维雅青年医院药学奖8名;2015年中国药学会-赛诺菲青年生物药物奖8名;2015年中国药学会-中恒青年药剂学奖6名;中国药学会-施维雅青年药化奖5名;2015年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11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中国中医科学院黄璐琦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李亚平研究员、第四军医大学蒋建利教授等研究项目分别获得一等奖。

大会邀请8位院士专家作大会报告,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陈凯先、陈志南、王晓良、吴晓明、吴春福等领导分别主持大会特邀报告。中国药学会理事长桑国卫院士作了题为《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的进展与下一步考虑》的主旨报告。报告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国重大新药专项实施的总体思路将有重大调整,“十一五”意在“铺”,“十二五”重在“梳”,“十三五”力求“变”。“十三五”指导思想是以重大需求为导向,产品和技术为主线,协同创新为动力,完善机制体制为支撑,取得标志性成果为目标。坚持研制重大产品、满足重要需求、解决重点问题的三重原则;坚持研发链与产业链、近期重大需求与长远可持续发展、项目-基地-人才的三结合原则;坚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市场竞争能力的三种能力原则;坚持定向择优为主、滚动支持为辅、公开择优为补安排部署专项任务的三种方式原则。

大会特邀报告题目和院士专家分别为,2020展望(国际药学联合会主席Carmen PeñaLópez),中医药发展机遇与任务(张伯礼院士),中医药学在当代战略地位、重要作用与创新发展(陈凯先院士),自循证医学至精准医学的跨越(陈志南院士),从转化研究到精准治疗探讨新药发展(刘昌孝院士),中药多组分药物代谢动力学与药效关联研究的探索(王广基院士),推进中药国际化、带动全产业链创新与升级(天士力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闫希军)。

经专家评审,大会有较高学术水平的551篇论文收录到论文集光盘中。中国药学会所属专业委员会组织设立11个分会场,特邀专家及论文报告240个,学术交流异彩纷呈,并评选出获奖优秀论文70篇,其中一等奖6篇,二等奖22篇,三等奖42篇。

大会期间,召开了学会23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2015年全国医药经济信息网工作会议;举办了中国药学会药学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举办了2015年中国药学会科普公益活动,走进天津中医药大学,众多在校大学生积极响应倡议成为中国药学会科普志愿者。

大会号召中国药学会全体会员和广大药学工作者,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牢抓住我国深化改革发展机遇,积极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繁荣和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充分发挥学会生力军作用,积极培养药学科技创新人才,携手并肩、开拓进取,共同谱写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篇章,为全面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出席大会开幕式的领导、院士专家和嘉宾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药学会理事长桑国卫院士作大会主旨报告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副局长吴浈讲话

总后卫生部副部长吕吉云讲话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闫树江讲话

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部长宋军讲话

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志南致开幕词

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丁丽霞主持大会开幕式

国际药学联合会(FIP)主席Carmen PeñaLópez作大会报告

2015年中国药学会优秀药师颁奖

2015年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颁奖

2015年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颁奖

2015年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颁奖

2015年中国药学会-施维雅青年医院药学奖颁奖

2015年中国药学会-赛诺菲青年生物药物奖颁奖

2015年中国药学会-中恒青年药剂学奖颁奖

第十八届中国药学会-施维雅青年药物化学奖颁奖

联系站长

本网站由北京中汇数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京ICP许可证号: 京ICP备190205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507号

电话:010-65660788 通讯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永大路38号1幢4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