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生令下,万众一心,一往无前

——一名药师的抗疫日记

2021/08/12 作者: 刘娉 来源: 郑州市中心医院 打印

@千万郑州人 7月30日,郑州市二七区在例行检查中发现1例核酸初筛阳性,后经市疾控中心复核,认定为无症状感染者……

@千万郑州人 截至8月9日18时,郑州市此轮疫情已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16例,无症状感染者12例……

@千万郑州人 郑州市域内所有居民将开展第三轮全员核酸检测……

刚刚经历过洪灾的千万郑州人,尚未走出阴霾,“德尔塔”便接踵而来。疫情再次暴发,确诊人数不断上升,郑州各区域风险等级不断调整,这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再一次因疫情放慢了脚步。

接到救援兄弟医院和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的任务,全市的医务人员和志愿者第一时间冲上前线,郑州市中心医院更是倾尽全力应战,培训、抽派医、护、药、技人员奔赴“战场”。作为一名药师,我有幸参与执行第三轮全员核检测任务。这一次,我从窗口后的保障人员,成为一线的战士,所见所闻,皆为感动。

红色小马甲,有温度、有力度的后勤保障

为确保核酸检测的安全、有序、高效进行,身着红色小马甲的志愿者们早早就在核酸采集点准备着、组织着、忙碌着。他们手持大喇叭,挨个单元通知居民前来检测;他们筑起“流动人墙”,时刻为排队的居民敲响防疫警钟;他们花样送清凉,为医务人员降温的冰块不够了,棒棒冰也能派上用场。他们有些是社区的工作人员,有些是党员干部,有些是放假在家的大学生,有些是单位在封控区的“待业者”。他们夜以继日,坚守岗位,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微信图片_20210812120331_副本.png

错过了立秋的第一杯奶茶,拥有了“爱心冰块”

末伏的郑州,气温居高不下,光是穿上这密不透风的防护套装,就已汗流浃背。“为支持防疫工作,为一线医护人员提供清凉舒适的检测环境,咱们谁家有空矿泉水瓶,可装水冻成冰携带至核酸检测点”。又一轮核酸检测前一天的晚上,很多居民在业主群里讨论着如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工作人员降温。于是,第二天,很多前来检测核酸的居民都大兜小兜的拎着爱心冰块,放在指定的区域就转身去排队。有些人,伸出大拇指说:“姑娘们,辛苦了,感谢你们”;有些人,强忍着捅喉咙后的不适,鞠躬示意;有些孩子说:“阿姨,长大后,我也当医生”。防护服里的洗手衣被汗水浸透,眼角泛起的泪花为大爱而流。

微信图片_202108121203312.png

我是大白,守护我的城,我骄傲

2020年伊始,一场“新冠”来势汹汹,医护人员英勇奋战,人民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终于,“敌人”被我们击退。至今,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仍历历在目,一页页按满指印的请战书,一个个坚毅的逆行背影,一张张被口罩压出深深印记的脸,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故事……2021年夏末,“敌人”摇身一变“德尔塔”发起突袭,白衣战士们抱着必胜的信心,再次穿起战袍,化身“大白”,坚决还击,固牢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烈日下,星夜里,白衣战士们与时间赛跑,同病毒较量,他们勇敢、坚韧、有担当。

10812120331_副本.png

“嘴巴张大,说啊”……“叔叔,您这舌头得放松,不然全挡着了”……“小朋友,让阿姨看看你的牙齿有没有亮晶晶”……上万人的社区,八个医护,四个小组,六个小时不喝水不上厕所,同样的话、同样的姿势重复上千次……腰酸背痛手臂颤抖手指抽筋,趁着轮休赶紧伸展一下,就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与我一组的老师是位妇产科医生,她已是第三次参与核酸检测工作。夜晚十一点多了,队伍仍然很长,她突然摇晃了几下身体,防护面罩下的她面容看起来十分憔悴。我赶忙扶着她,她推开我的手说:“我没事,刚刚有些头晕,缓一缓就好,不要让别人担心,别耽误了工作,来,继续。”第二天,核酸检测任务完成,我们脱下防护服准备离开,有一位志愿者跑上前问:“姑娘,我想记录下你们来自哪个医院哪个科室,请问你是?”我骄傲的说:“中心医院,药学部,我是一名药师”。


_副本.png

作为土生土长的郑州人,我见证过这个城市的努力,见证了她的飞速发展,我爱她喧嚣的市井风貌,爱她高楼林立的现代气息。她陪伴着我成长,我守护着她健康。

这一次,我们有迅速的应急处置方案,有快速的检测能力,有全民接种疫苗的加持,有千万郑州人的积极配合,我们一定能很快打赢这场仗,光就在前方。

同心抗疫,“药师”与你在一起!郑州,加油!河南,加油!

微信图片_202108121203312.jpg


联系站长

本网站由北京中汇数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京ICP许可证号: 京ICP备190205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507号

电话:010-65660788 通讯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永大路38号1幢4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