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采展示

合作

2016年度中国药学会优秀药师—陈兴莉

青海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2016/12/28

打印

 

 励志寄语:立足本职,尽我所能,为药品安全尽一份绵薄之力。


        陈兴莉,现任青海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主任,副主任药师。一直从事药品安全工作,近年来负责全省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及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资料的收集、核实、分析评价和上报工作,对全省各级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的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及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的宣传、教育培训。时刻牢记职业赋予的神圣使命,一直追求“合理安全用药,让广大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用药放心”的工作标准,注重学习,不断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及使命感,提高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委和省局党组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讲求工作方法,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
        任职期间,积极参与省药学会的工作,通过全省授课、药学知识专题讲座、信息网、工作人员下临床等多渠道对ADR监测工作进行多层次监测培训与多方位宣传教育,并以医院推行三师(医师、护师、临床药师)联合查房制度为契机,定期将各个监测哨点ADR上报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临床,提高对ADR的警惕性和上报的积极性,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及时报告。每季度对各监测哨点的报告情况进行汇总,从报告数量和质量上综合分析,总结我省ADR发生的特点,并将分析情况刊登于内部期刊《青海省药品不良反应通讯》与省局警戒专栏,为医师提供用药参考。同时,建立ADR通报及各类ADR警戒信息反馈机制。及时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网上发布的ADR通报及《药物警戒快讯》等各类药品安全警戒信息通过公告、邮件及微信等方式反馈给临床一线,及时提醒各监测点给予关注。
        参与并编撰《青海省藏药炮制规范》,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6篇,参加《青海省增补基本药物藏成药品种调研分析与评价研究》并通过青海省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参与并完成“亚低温治疗亚高原地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三新(新技术、新业务、新方法)项目6项。其中“亚低温治疗亚高原地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课题获得“国内先进”评价。
        曾多次被评为青海省药品监管系统先进工作者,2012、2013年被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评为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先进个人。
        兼任青海省药学会常务理事、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青海省卫生计生委健康巡讲讲师团讲师,《青海省西海药讯》副主编。

 

联系站长

本网站由北京中汇数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京ICP许可证号: 京ICP备190205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507号

电话:010-65660788 通讯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永大路38号1幢4层